Skip to content
Skip Start

長衫資料中心 - 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

 

香港長衫的演變

「長衫」與「旗袍」

張愛玲在《更衣記》裡指出:「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長袍。」還説到「不是為了效忠於滿清,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當時女性初受西方文化薰陶,醉心於男女平權之說,正與世紀初西方思潮傳入中國有關。張愛玲的小說裏常描述女主角穿着長衫或長袍,其實都有指向旗袍之意。後來常有人誤會,旗袍稱為長衫是混淆了男裝長袍之故,卻忽略了本來旗袍之出現就是女性想與男性看齊,而最後演變成了顯露女性身型婀娜美態的服飾。Cheongsam比Qipao更早收入牛津英文字典,而「長衫」亦是香港最地道的叫法。

 

一九二零年代末 - 從男袍女穿到女性化剪裁

民國旗袍在結構上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傳統剪裁的無肩縫、原身出袖、具前後中縫的平面結構為主,內穿長褲,與男袍無異。第二階段女袍變出多樣化,腰身逐漸收窄,衣料柔軟輕盈,加入緄邊和盤扣。衫身取消前後中裁開,更能使面料圖案花紋完整。內襟則以「偷襟」方式補上。當時面料寬度一般約稍多於兩尺,故短或中袖款式可無須駁袖。這時的長袍已十分女性化。

 

一九三零至一九四零年代 - 上海經典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的服裝潮流追隨內地大城市。此外,香港華洋貨品薈萃,各種商品的宣傳亦緊貼上海的新興潮流。月份牌、海報、廣告畫、包裝招紙和消開雜誌封面等,均繪有時尚裝扮的美女,長衫潮流在港亦得以加快傳播 。

 

一九五零、六零年代 - 香港長衫的全盛期

二十世紀中期大量上海裁縫移居香港,令香港長衫於五十和六十年代進入黃金時期。香港長衫在四十年代晚期絕大部分仍屬平面結構,極少使用肩縫、裝袖、收省等立體的西式裁剪技術。這時的裁縫主要運用「歸撥」技術在平面結構上製造立體效果。「歸」是用熨斗把衣片凸出部分歸直;「撥」是用熨斗使衣片彎曲部分移位,配合人體凸出的部位使衣服更貼身。 

 

運用西式裁剪方法造出立體結構是戰前與戰後長衫的最大分別,也是五十年代香港長衫發展的里程碑。傳統平面剪裁的特色是沒有肩縫、前後衣片相連、原身出袖。西式立體裁剪的服裝則是以人的體型來決定衣服的結構,是模擬人體穿着衣服狀態的「分割式」裁剪。關鍵是前後衣片分開、斜肩、裝袖、前幅兩脇和前後幅腰圍處「收省」。五十年代開始,香港長衫全面採用這種裁剪方法,配合「歸撥」技術,使長衫更加貼身,更能展現體態美。這時香港長衫的外觀跟以前差別很大,典雅中帶硬朗,傳統中注入時代感。

 

西化與簡約主義

香港教育續漸普及,女性相繼投身社會工作。隨著社會地位提高,女性開始講究衣著潮流。這時香港女性對華人身份十分自覺,認為長衫最能夠表現她們的體態美。長衫成為城中女性最端莊的外出服和上班服,是女性在社會和知識上與時並進的標誌。由於戰後的香港並不富裕,香港長衫以簡約為時尚,是五十、六十年代香港長衫的一大特色。

 

時移勢易的七十年代

服裝是社會經濟和民生的寫照,自然受到經濟起跌左右。六十年代中期以後,西式成衣製造業發展蓬勃,成衣的款式和質料五花八門。女服西化的潮流勢如狂瀾,難以阻擋。加上七十年代社會步伐加快,做事講求效率,挑布選料再找裁縫度身訂製長衫確實奢侈費時,令普羅大眾卻步。長衫的黃金歲月就此進入了尾聲。

 

小眾擁護,更見矜貴

儘管長衫的黃金時期一去不復返,缺乏普羅大眾的支持,但長衫獨有的魅力仍受小眾擁護。七十、八十年代,長衫依然是成熟女性出席隆重和喜慶場合的首選。有趣的是,物以罕為貴。香港長衫不但沒有失色,反而更見矜貴,身價不跌反升。

 

另外,訂製長衫的模式亦有改變。多數綢緞店或國貨公司都只售賣較高檔的貴價綢緞,並且不接受客人來料訂造長衫。加上不菲的製衫工錢,長衫的價錢更為昂貴。由於訂製長衫與西式成衣的價錢差距越來越大,懂得欣賞長衫工藝而又付得起高價以其作常服的女性大都擁有較佳的經濟條件。因此,不再普及化的長衫漸漸成為中上階層的身份象徵。

 

隨著長衫所承載的社會地位和身份象徵提升,長衫設計不再以簡約為時尚,用料和做工更為細緻講究。綾羅綢緞再受青睞,緄邊花鈕重新登場。精品長衫只宜乾洗被視為理所當然。六十年代那種簡約長衫反之不受歡迎。

 

香港長衫年華 - 專訪梁清華師傅及馮佩珍師傅

 

香港長衫的蛻變年華

五十至七十年代初是香港長衫發展最精彩的年華。隨著時代變遷,長衫經歷多次轉型。從普及的常服和端莊的上班服到隆重的晚服和上流社會的時尚,長衫的身價一再上升。從訂製長衫工價的變化及其佔當時市民收入的比例可見長衫的年華並沒有隨時代老去,而是從精品化方向延續和蛻變。

 

一九四九至一九九六年港九上海縫業成衣/縫工價目表反映出五十年間長衫工價的變化。以女裝單長衫為例,在一九四九年最少件工價五元五毫,半個世紀後單件工價上升了差不多一百倍。而且從工價佔當時一般市民收入的比例看,長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實屬超然。

 

老字號半世紀的見證

五十年代大量裁縫移居香港,並在港開店,引入各派精湛的長衫工藝以及融和西式剪裁,成就之後香港長衫的黃金時期。在長衫全盛時期,不少年輕人拜師學藝,當時只有十幾歲的梁清華師傅及馮佩珍師傅就是其中兩位。夫婦倆在學藝和累積經驗後創立於一九六五年創立年華時裝公司,至今仍是香港其中一家老字號長衫店。店舖位於中環閣麟街,客群多是中上流階層,包括本港及海外顧客。

 

梁馮兩位師傅憶述六十年代香港有很多長衫師傅,中環區店舖要求高,只有手工細膩的師傅才能在中環區上班,最高峰時有二、三十位。梁師傅笑言:「由十幾歲開始,造到幾十歲。」年華在香港中西文化交匯的核心地帶逾半世紀,見證香港長衫隨著社會時代經歷盛衰和蛻變,發展成無可取代的標誌性服裝,並獲納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香港長衫留住了顧客、師傅、香港的美好年華,其製作技藝誠然值得承傳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