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港運動治療發展可期 THEi高科院畢業生兼運動治療師助力國家健兒 成功衝擊巴黎奧運獎牌

港運動治療發展可期 THEi 高科院畢業生兼運動治療師助力國家健兒  成功衝擊巴黎奧運獎牌

(2024年8月20日,香港)政府近年積極體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等三大策略方向發展推動香港的體育成長,並開展運動科研資助計劃,以加強向香港運動員提供運動科學和運動醫學的支援。當中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高科院)培育的運動治療師不但成為香港運動員的堅強後盾,更成為奧運以至國際健兒招募的專業人士,行業未來發展可期。

香港目前約有1,400名精英運動員,其中全職運動員約佔半。隨著政府和社會的重視和投入,港隊於今屆巴黎奧運的成績亮眼,而當中「背後功臣」運動治療師的支援亦漸走進大眾眼簾。THEi高科院運動及康樂管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畢業生、註冊運動治療師楊嘉恒(Max)及呂欹諾(Ivy)同屆畢業,在行業打滾8年,回顧過往和展望前路,他們都各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海闊天空。

 

幸依性格愛好 選讀運動相關課程

香港土生土長的Max回想當年完成DSE文憑試後,大學聯招獲THEi高科院運動及康樂管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以及另一間大專院校化學相關的理學士課程錄取,最後因應自己的性格愛好,依循本心,選擇入讀THEi高科院運動及康樂管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當初作出以興趣為先的選擇,主要是想享受4年的求學時間,不想為了他人普遍認為的『好前程』而妄顧了自己的喜好。」

同樣是運動愛好者的Ivy形容當初可謂是一心一意選讀與運動相關課程,在評估和權衡DSE文憑試成績後,毅然選擇全港唯一設有運動治療範疇的THEi高科院運動及康樂管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終如願以償。至三年級時在興趣推使下,選擇該範疇為主要專修,更成為日後職涯發展路向。

 

求學捉緊每次機遇 表現出色獲青睞

在THEi高科院的安排下,Max與Ivy分別於三年級時修讀必修單元 – 工作綜合學習(WIL),並安排到THEi高科院的合作運動機構進行指定時數的工作實習,更因此埋下未來就業路向的契機。

而Max出眾的表現給部分機構負責人留下深刻印象。「當時難忘課程導師再三提醒我們要抓緊每次機會,人捨我取,不要怕吃虧,因此畢業時本著把握每一次機會的心態,向WIL時認識的一間提供運動治療服務的機構毛遂自薦,應徵運動治療師一職,喜獲聘任。」

至於Ivy則被院校安排到山東省體育局實習一個月,為國家運動員提供運動治療,活用所學的理論與知識並同時累積實戰經驗,慢慢加強了與運動團隊的溝通能力。而虛心又積極的學習及工作態度亦有利她畢業後加入香港欖球總會。「實習時所累積的經驗,一步一步塑造我在職業生涯的每個機遇,時有深刻,時有教訓,時有挫折,但都一次次地提醒我下次定能因而獲得進步,同時亦促使我不停學習。」

 

踏足國際賽事屢創佳績 不忘回饋社會

2016年畢業後,兩人因工作機遇,先後成為國際健兒的專責運動治療師。Max現為中國網球新星王欣瑜的專責運動治療師,今年夥拍張之臻出戰巴黎奧運會的網球混雙項目並獲得銀牌,創下歷史佳績。Ivy則先後在香港欖球總會、廣東體操隊工作,並擔任中國國家體操隊康復師,專責國家隊「吊環王」劉洋的康復治療工作,並一齊出戰今屆巴黎奧運,而劉洋更發揮完美,以15.300的高分姿態摘下金牌,實現衛冕。

學業和職涯發展雷同,又儼如均攀登事業高峰的兩人仍無意停下腳步。Max 2022年聯同三位業界朋友創辦「Movewell運動及物理治療中心」,為本地運動員提供運動治療服務的同時,亦為母校的師弟、師妹提供WIL機會,希望更好地推動本地運動治療行業的茁壯發展。Max同時擔任香港運動治療師總會副主席,期望香港能完善運動治療師專業資格機制,與其他本地專職醫療人員睇齊,擁有認可的機構進行規管,保障同業間的實務及專業操守水平。

 

倡建主動治療意識 勉勵後來者

對於有意投身運動治療行業的後來者,Max勉勵不要怕辛苦且主動,以及建立良好的溝通能力,助與運動健兒和復康團隊制定更適切的治療計劃。「其實無論是運動員,還是普通市民,運動受傷的情況普遍,惟大多數傾向『唔痛就無事』的心態而忽略或低估了實際的受傷情況,而運動治療師恰好提供有關方面的專業治療和意見。」

Ivy亦認同運動治療行業前景可觀,鼓勵後來者多嘗試,多發掘可能的合作機遇, 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拓展自己未知的領域,多些走出去,看看這個機會處處的萬千世界,「一路走來,其實就是把握好每一次機會,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朝著你的目標進發。」